2022年5月22日 星期日

0523世界烏龜日-令人頭疼的淡水龜種間雜交問題

今天是「世界烏龜日(World Turtle's Day),是2000年由美國龜救援組織(American Tortoise Rescue)所發起的紀念日,希望可以喚起大眾對於龜鱉類動物的生態保育&動物保護意識。我就在今天分享1則有關龜龜們的保育知識吧~ 😃

 

今天要來談的是「台灣產淡水龜雜交問題」... 在此之前,需要先知道「生物學種(Biological Species)的定義-所謂「生物學種」,指的是「同種生物」可以透過有性生殖(例如授精、授粉),產下正常的後代,不斷地將該物種的遺傳特徵一代一代地延續下去;如果是2隻不同的物種發生「雜交」,那麼可能會發生「無法成功授精」、或是「受精卵無法成功發育」、又或者是「雜交的後代無法成功繼續生育」...這也避免了不同物種雜交的個體,將雜交特徵延續到族群之中,而可以讓這2物種的特性得以個別延續保留

 

但是!近年來,台灣的淡水龜逐漸地在打破「生物種」的規則了!不但有越來越多雜交後代被發現,而且這些雜交後代還可以繼續繁衍!繁殖能力甚至還強過原本正常的物種!偏偏呢,其中有些淡水龜,還是族群岌岌可危的受威脅物種啊!! 😱本來就已經很稀少的物種,卻被越來越多的「雜種仔囝」所佔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在這裡要先介紹台灣原產的「淡水龜」... 撇除掉能夠在海洋生活、產卵要爬上沙灘、卵孵化後要回到海水中的「海龜」,就剩下生活在陸域並且從淡水補充水份、甚至活動的「淡水龜」...不過,其實真正天然分布在台灣的淡水龜種類不多,如今見到有些淡水龜往往是人們棄養的,我們就看看台灣出產了哪些淡水龜吧:

 

(1)斑龜(中華花龜,長尾龜,Mauremys sinensis)在台灣主要集中在台灣西半部,並且偏好河川下游、河口以及平原湖沼的開闊水域,是台灣最常見的淡水龜,同時也常出現在兩岸的水族寵物市場中。(https://taieol.tw/pages/72156/articles)

斑龜,2022/4/4拍攝於高雄(Photo credit: © 葉子) 
(斑龜,2022/4/4拍攝於台灣高雄市。Photo credit: © 葉子)

 

(2)柴棺龜(黃喉擬水龜,石金錢龜,赤米龜,M. mutica)在台灣主要出現在北、中、東部的低海拔山區池塘沼澤、溝渠和水田,更喜歡水生植物密布的水域,以此和斑龜區分開來。目前已被列為瀕臨絕種(1)保育類,過去10年間曾有大量走私的紀錄。(https://taieol.tw/pages/72140/articles)

(柴棺龜,2019年8月拍攝於台灣本島。Photo credit: © ihenglan)
(柴棺龜,2019年8月拍攝於台灣本島。Photo credit: © ihenglan)

 

(3)金龜(草龜,烏龜,M. reevesii)原本在台灣的小溪流、池塘及湖沼中有機會見到。但近幾年來台灣本島已經幾乎沒看到過金龜了,僅在金門還可以見到零星的族群,因此被列為2(珍貴稀有)保育類(https://taieol.tw/pages/72149/articles)

(金龜,2021年6月拍攝於西班牙。Photo credit: © Antonio Rodríguez Arduengo)

(4)食蛇龜(黃緣閉殼龜,Cuora flavomarginata)雖然說被歸類在「淡水龜」的行列,但牠們的身體結構很難適應水中游泳的生活,幾乎都在陸域爬行,習性跟上述3種淡水龜差很多,主要棲息在低海拔山區的森林底層。本種在過去10年間也曾遭遇大量走私的問題,目前被列為1級保育類(https://taieol.tw/pages/72143)

(食蛇龜,2009年9月拍攝於台灣花蓮縣。Photo credit: ©bobzappalorti)


(5)中華鱉(甲魚,圓魚, Pelodiscus sinensis)不論是親緣還是外形,都和上述4種差很多的龜鱉類,但也是過著典型的淡水域生活,主要棲息於泥底且水流較緩的淡水域。曾因為食補市場而被大量捕捉或養殖,一度遭遇過度利用的危機(看看那生猛的「野生鱉」餐廳招牌啊...@@),但在近年來情況已較有好轉。(https://taieol.tw/pages/72186/articles)

 

(中華鱉,2021/7/3拍攝於日本東京都。Photo credit: ©jitensha2021)


在上述台灣僅產的5種淡水龜之中,可以發現前3種淡水龜-斑龜、柴棺龜、金龜是「同屬不同種」(都是「石龜屬(Mauremys spp.)),而且柴棺龜和金龜算是族群數量相對較少的種類,牠們彼此有地理分布和偏好棲地上的區隔,可能因此使得這3種互不干擾。我們也可以輕易地從牠們的外觀(例如頸部花紋、腹甲色澤)判斷牠們的種類......


但是,本世紀初,國內知名的龜鱉研究者陳添喜老師,開始在野外陸續發現「混和2種淡水龜特徵」的小龜龜們了!!可能是一隻柴棺龜,或是一隻金龜,頸部卻出現了些微的斑龜花紋......(說!你媽生你之前是跟誰偷去喝酒!?🧐)

 

於是像陳添喜老師等研究者們,就把這些混雜了2外觀特徵的小龜龜們,拿去抽遺傳物質DNA驗一驗,真的發現,這些龜龜們真的是由不同種的龜爸龜媽,雜交生出來的「雜種仔囝」啊~~😱

 

不過,有雜交的後代,按照「生物種」的定義來看,產下的龜龜們應該無法正常生育、或是沒生幾代就絕子絕孫了吧...🤔 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 原本純種的斑龜、柴棺龜和金龜,每年就只能產 1~4 窩卵;但有雜交個體,每年可產出高達 8 窩的卵!繁殖能力雙倍爆發!!@@ 而且呢,這一代代的雜交後代,跟原本純種的3種淡水龜,還可以繼續雜交、繼續產出好多好多的龜龜,千秋萬世~~~~~~~👨🎤


不只是陳添喜老師的研究團隊,近年(2020)林思民老師的團隊也發表了金門地區的金龜,和當地由人為引入的斑龜雜交的情形,發現已經有非常多池塘的金龜都已「淪陷」,出現和斑龜雜交的特徵了......


很明顯地,像是柴棺龜和金龜,這2種保育類、族群數量岌岌可危的物種,遭遇斑龜的強勢入侵接觸,持續雜交,斑龜的遺傳特徵將一點一滴地「滲透」到這2種稀有淡水龜的族群之中...久而久之,我們可能就再也看不到純種的柴棺龜和金龜了~~😭


或許純粹從「自然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種間雜交後代成功繁殖」的案例,算是令生物研究者打破既定印象的興奮發現;但站在「保育稀有物種」的角度來看,原本就已經因為棲地破壞+濫捕危機,族群已經四伏的2種淡水龜,如今再因為雜交問題雪上加霜,無疑地會感到忌憚心寒......

 

追究「種間雜交後代」出現的原因,有些案例的確是因為不當的棄養、引入,造成原本有「地理隔離」或「棲地隔離」、卻沒有「生殖隔離」的2種淡水龜萍水相逢,最後乾柴烈火、產下雜交後代...分別在東台灣以及金門島,遭逢引入斑龜的柴棺龜和金龜,就是這樣的案例;另外,人為設施的增加,可能也讓原本各別孤立的池塘,加速了斑龜引入擴張,或是人工水塘將會讓雌龜更難擺脫雄龜的糾纏,增加雜交的機會。

 

不過,有沒有可能是自然現象呢?北台灣和西台灣的柴棺龜,有沒有可能和斑龜有少許的邂逅機會呢?原本台灣本島還有金龜的時候,確定完全跟斑龜隔絕開來嗎?這,可能只有牠們自己,或是再進一步進行回溯研究,才知道了~

 

參考資料:

(1) Fong, J. J., & Chen, T.-H. (2010). DNA evidence for the hybridization of wild turtles in Taiwan: possible genetic pollution from trade animals. Conservation Genetics, 11(5), 2061-2066.

(2) Lee, Y., Lin, J. W., Tseng, S. P., Chen, T. S., & Lin, S. M. (2019). Human disturbance as a possible cause of genetic introgression from exotic into native Mauremys turtles. Animal Conservation, 22(6), 556-567. 

(3) 楊嘉慧(2002/1/1)。挑戰物種定義:繁殖力比親代強的雜交龜。科學人雜誌。2002年1月,取自: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id=1686

 

2022/5/23 賈雯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