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9日 星期四

淺談外來種與入侵種的定義

 最近在新聞上越來越常聽到這樣的事情:「入侵種XXX大肆破壞本土生態「外來入侵種XXXX造成農民的重大損失」…Blablabla的負面新聞。那...到底「外來種」「入侵種」是什麼呢為什麼不少人聽到這樣的名稱就會臉色一變呢

  如近年來眾多新聞所提到的,很多時候,「入侵種」生物的引入,會衝擊到引入地的生態(像是知名的小花蔓澤蘭(Mikania micrantha)衝擊台灣低海拔森林的案例),而在保育的實務上會希望可以移除入侵種。就算無法移除,至少還是可以付出心力,將入侵種的族群,限制在一定的量與擴張範圍內。 

「入侵種」生物,其實是一部份的「外來種」生物。簡單來說,如果某地的生物是自然演化而來,或是藉由自然的營力(例如風力、水力、野生動物攜帶)移入新的地理範圍,我們會稱之為「原生種」或「本土種(Native species);反之,某種生物出現在原本不是牠()們天然分布的地理範圍,我們便會稱之為「外來種(Alien species)某種生物到底是不是一個地方的「外來種」,就要看就哪個地區的立場而言。例如原產於東亞的山葛藤(Pueraria montana),對美洲大陸來說就是「外來種」;而原產於美洲的「小花蔓澤蘭」,在東亞地區則是「外來種」…啊!對了,這2種植物,都分別在它們的被引入地區引發不小的生態衝擊,而被列為重要的「入侵種」喔!

  但…所有的「外來種」,都如此「十惡不赦」嗎?不不不!並非所有的「外來種」,都一定會成為迫害本土生態的「入侵種」! 小妹在這裡,就用比較簡易的分法,來敘述從「外來種」到「入侵種」的差別吧!不同生物學者會依照外來種的危害強度、或是突破天然障礙的能力來分。這裡我採用Pyšek等人在2004年提出的說法(這套分類法,當初是針植物做出來的),並且對幾個重要關鍵字的說明:



(1)非本地自生的「外來種」
  透過人力有意無意,突破地理障礙而引進的,使得某種生物出現在原本不是牠()們天然分布的地理範圍,我們一般會稱之為「外來種(Alien species),有時候也稱「引入種(Introduced species)。在這裡要強調,「外來種」的定義跟行政區沒有關係沒有關係沒有關係(很重要所以說3)自由自在的生物們才不管今天的縣長是藍是綠還是紅呢~!!應該是要看該種生物的「生物地理格局」-也就是這種生物,能否不需透過人力因素(例如引入栽培放生、經由舟車運送、因開路而闖入等等也就是「搭人類的便車)就能突破某種程度的地理障礙,而出現在某地。例如下圖,原本只生活在西台灣的溪魚,被引入到分水嶺另一端的東台灣河川,牠們對東台灣河川就是「外來種」!! 




不過,某種生物到底是由人為引入的呢?還是偶然地接受天然營力,突破地理障礙呢?別忽略生物除了會自己飛走跑跳到一處新地點外也有可能透過被強風吹來被水流所帶過來、甚至是沾黏在候鳥身上「偷渡過來~ 有時候「外來種」的確認,就會因為引入原因是透過天然營力還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搞不太清楚在考究上有很大的困難,而很難定義牠()們到底能不能算是「外來種

(2)引入後能自行繁衍立足的「歸化種」
  搭人類便車偷渡容易但要在新的引入地立足,卻不是那麼容易!這些外來生物要面對陌生的環境,能夠活下來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被引入的生物要在引入地繼續繁衍,需要能適應當地非生物環境(例如狂風暴雨太冷或太熱,都可能讓這些小生物們水土不服),又要能抵抗其他當地各種「地頭蛇-原生種帶來的集體霸凌應該說競爭或是取食的壓力 如果只能依賴人為介入來維持該外來種在引入地的生存繁衍,像是溫室裡的花朵般不澆水不給肥料就給你一哭二鬧三一枯二萎三死掉就被稱為「栽培種」(像很多發展很久的農作物都是此例它們只能依賴人為介入的環境才能存活並且繁衍)


  如果只能撐個數年,之後卻後繼無力整個虛掉,在引入地滅亡,就稱為「偶發性外來種」



  如果能克服這些障礙而能自行繁衍,就被稱為「歸化種(Naturalized species)。在台灣,有些對本地生態衝擊程度沒那麼明顯,保育工作者對牠()們存在的態度還算能夠包容的歸化種,常見的例子像是馬利筋(Asclepias curassavica)珊瑚珠(Rivina humilis)…等等。




(3)對引入地生態或人類生活造成壓力的「入侵種」
   如果某些已經在引入地自行繁衍,又對人類的生活、經濟會造成危害的生物,就會被稱為「入侵種(Invasive species)!!如果站在比較宏觀的立場來看,被發現會欺壓眾生、「乞丐趕廟公明顯壓迫引入地的生物多樣性或生態系環境,也會被定義為「入侵種」...當然,前題是此物種必需是已能在引入地自行繁殖的「歸化種」。
  「入侵種」這個詞其實不是那麼地好定義,常常要看我們對該物種監測到的危害嚴重性。像是已被引進台灣的入侵紅火蟻(Solenopsis invicta),至少已知牠們一旦對人群體螫刺,將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因此被定義為「入侵種」。另外也有些入侵種是因為對特定的農作物有害,像是引進台灣的中國梨木蝨(Psylla chinensis)

  不過如果以Pyšek等人在植物生態學上的意義來說,似乎比較偏向以該種植物的擴張能力來定義。當某種生物傳播至引入地的後代,已經擴張到一定範圍後,便以「入侵種(Invasive species)」做定義。嗯~「入侵種」的確是一個很需要看當時的討論背景而去仔細推敲其中定義的詞兒…@@
  很多時候,因為地球上的每個地方未必都有出產生活所需像是糧食肉獸馱獸寵物造景植物之類用途的生物我們的生活其實常常會依賴到外來種(例如我們要吃的小麥、玉米),如果台灣這座小小的島嶼沒有外來種的引入可能根本沒辦法養活這麼多的人口呢~但在引進的外來種之中,偶爾也會「飼老鼠咬布袋」,讓某些外來種危害到台灣的環境了!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吳郭魚類(Oreochromis spp.),就是有名的例子。而有些外來種則是無意間被我們引進來的,像是入侵紅火蟻。入侵種可能會對本地的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產生極大危害,但我們又難以因噎廢食、禁止所有外來種的輸入。另外本地原生種的「推廣」,有時又會被誤用,沒有適地適送,或南物北送、西物東送…等可能造成族群遺傳混亂的狀況。我想,至少我們可以先做到,如果要利用生物資源,儘可能利用在地的常見生物,或是那些已經有很悠久栽培歷史、入侵能力不強的外來種(特別是栽培種)吧。另外,防堵不明外來種引進的「檢疫」機制也是很重要的,像是近幾年爆發荔枝椿象(Tessaratoma papillosa)入侵台灣本島」的要聞,就是當初檢疫疏漏的結果…

  有時入侵生物看起來很可惡,但畢竟是我們引進的呢,如何把自己的責任忘得一乾二淨而將罪責全推到它們身上呢?其時這些生物能夠立足引入地,進而攻城略地,形成入侵種,自也有它們的高明之處…我們對生物的瞭解永遠不嫌夠,也永遠需增進吧!

最後做個「外來種」、「歸化種」、「入侵種」4大用語的總整理:

「外來種」,指的是透過人力有意無意引進,出現在原本不是牠()們天然分布地理範圍的物種
「歸化種」,指的是外來種之中,已經適應引入地環境,能在引入地持續繁衍的物種
「入侵種」,指的是歸化種之中,對人類的生活、經濟會造成危害,或是明顯壓迫引入地生態系環境的物種

然後再用簡單的「一圖以蔽之」作為結尾~


參考資料:
(1)中華民國雜草學會、行政院農委會花蓮農改場。2003。小花蔓澤蘭危害與管理研討會專刊。
(2)ISSG. Pueraria montana var. lobata. 瀏覽日期:2016/5/19.
(3)Petr Pyšek, David M. Richardson, Marcel Rejmánek, Grady L. Webster, Mark Williamson & Jan Kirschner. 2004. Alien plants in checklists and floras: towards bet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axonomists and ecologists.
(4)劉富光。2011。淺談放生行為與河川生物多樣性。水產試驗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5)劉彥彬 、郭耀綸 。2011。墾丁國家公園歸化植物種類及分布。國家公園學報二○一一年第二十一卷第一期。
(6)曾彥學、王志強、陳運造。2008。臺灣新歸化植物-珊瑚珠。Taiwania
(7)台灣入侵物種資訊。瀏覽日期:2016/5/19。(http://taibif.tw/invasive/index.php?goto=intro)
(8)戴允文、華國勛、許如君。2014。臺大校園驚見荔枝椿象。臺大農業推廣通訊雙月刊105期。


(原始撰文2014/11/28賈雯卿)
(修稿2016/5/19 賈雯卿)

2 則留言:

  1. 之前上課上到睡著也沒搞懂,還是樓主講的容易懂。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