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

522生多日的一吵,引發對於「關注保育」的反省

  最近這幾天,小妹自己和幾位非生態//環教//自然資源學科領域的朋友,經歷一段對「生態調查」與「保育教育」看法的分歧後,對「關注保育」這件事情的一些反思......

  一開始起因於自己的某個朋友圈裡,一位朋友C君,期望我可以在工作場所附近的一塊林地,設計一些「生態的調查」(主要針對甲蟲和作物生長的調查),於是小妹便開始詢問朋友們感興趣的生態問題、構思測量方法、還有需要參與者幫忙的工作...

  但這位朋友突說傳1則訊息跟我說,他覺得我想的調查方法不應該這麼「掉書袋」,讓人覺得曲高和寡,想想看能不能使用小朋友就能懂,又能產出有意義結果的調查方法,......

  在讀到這則訊息的當下,我充份感受到我被這幾句話惹毛了~~
◢▆▅▄▃-火╰(〒皿〒)╯火-▃▄▅▆◣

  那時,我覺得自己像是「躊躇滿志,卻又被客戶下指導棋的設計師」,被對方提出「又要馬兒不吃草、又要馬兒跑」的要求...(事後再想想,他想的應該是期待我可以幫忙做「生態導覽」,但因為我們雙方對於「生態導覽」這項用詞的不同認知,而產生了誤解和爭執......)

  好巧不巧地,在和朋友爭辯的當晚,敝社的成員黑金剛轉貼了顏聖紘老師的一則貼文-「發現今規劃環境教育或生態保育志工培訓的各位承辦人,急於在短短的時間裏塞入一堆『XX學』的課程,使得聽眾吸收不了、一臉茫然」...

  讀到這裡到,讓我想起了自己的處境,想起以前在投入生態保育相關活動的種種:
自己不太能適應那種「嘉年華會表演式」的、或是做做小手工藝品的保育推廣活動,覺得「保育教育」應該要儘可能讓聽眾,見識現實中的生態世界、有時甚至就要像<<下課花路米>>某一集介紹的,德國某座城市的環境教育,直接讓聽眾們投入家鄉生態的調查參與、或是在校園裡親手經營一座生態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xIwlIG6Y90)

  但要帶動這樣的活動,常常規劃了老半天,卻是叫好不叫座,許多參與者,一想到要消耗腦力付出勞力,就紛紛走避了。最後只剩下負責舉辦活動的自己,要承擔著規劃不力的罵名...
當晚,朋友C君先前留下的話,又不斷地在我腦海裡迴盪,我的身心因此更加疲憊......

  在5/22(正好是「世界生物多樣性日」呢)當天,朋友C君和我碰了面了,我們再度談論起之前扔爭辯的話題,然而,在面對面釐清爭執的過程中,我發現我們都會面臨到一些惱人的困境:-要做到符合保育內涵的行動,需要瞭解很多,建構在嚴謹邏輯上的細膩知識(像是談到維持海洋生態的健康,為什麼俗俗的蛤嘛可以隨你吃、好肥美的黑鮪魚卻不給吃,就有一大堆故事可以說了)。

  只是對於未經歷生態//環教//自然資源學科領域的人來說,他們也會和我們一樣,為了自己的學業或工作、或是照顧親人、或是交男女朋友(咦),肝都忙到炸裂了!或許覺得在閒暇時間拍拍鳥、養養魚、看看動物星球頻道,就叫作「關注保育」了~~要細膩地知道地球上龐雜生物的受威脅狀況、對這些人來說門檻太高、力不從心,而只能跟著輿論風向喊喊口號,卻不知道如何(或不敢)在實質的保育行動上投入付出......

  但對方還追加了幾項我容易忽略的盲點-在閱讀大量的保育事件新聞後(特別是負面事件),
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的疲乏感,往往不想再關注下去;另外還有一點-當聽眾在接收專業知識的時候,如果難以取得共鳴,「聽眾覺得難過,但聽眾不說」,他們會不好意思,或不知從何向保育推廣者提出他們的困難,保育推廣者也不知道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然後彼此沉默了N秒鐘(烏鴉飛過)......一場尷尬的保育推廣情境就這麼發生與結束了......

  終於,我們對於之前的爭執有了些釋懷,有時想想,年輕人!我為什麼會這麼生氣?或許是以前在念書時,被要求學習大量的基礎知識、統計學和軟體操作、要跑野外做實驗、又要額外抽出時間進行跨領域學習(例如自學教育和心理),犧牲自己的玩樂(和放閃)時間,但一離開校園的溫室後,面對的將是更多外人對自己所學專業的不理解無力阻止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的生態破壞宣導的對象都知到保育很重要但不知道怎麼做...之類的鳥事吧!這對自己來說,又是面對新挑戰的開始,因為問題都在,只是要怎麼俐落地去解決這些棘手的問題呢?

 真是條保育工作者的不歸路,但我想我會走上一輩子吧......

(後記)
  在5/23當天,我將這篇文章分享在友站<<生態大腸花論壇>>,和腸友們談論保育推廣面臨的挑戰,順便取暖討拍......

  有的腸友經歷的保育教育,常常是先從「矯正聽眾的行為」開始,例如告誡他們不要用蛇夾捉蛇而傷害牠們啦、不要棄養寵物以免牠們對野外環境造成危害啦...等等,比較多是「消極避開」的做法...

  保育推廣的「消極避開」「積極改變」這2種方向,往往是前者使用得比較廣範。而「積極改變」,像是建立一個地方的生物多樣性資料,復育,防治入侵種,或是推動友善環境的產品…等等,但如果考慮地不夠周全,出了差錯,引發的麻煩往往一發不可收拾。如果是想推廣的作法,可能從中學以上,先備知識已經比較足夠的聽眾來推廣,會比較妥當......

  回溯自己的生態保育推廣教育歷程是,高中大學在社團為了讓課程引人入勝,有時候解說就會灑狗血、埋爆點,但到了大三比較認真地在修習生態學領域以後,發現以前的講法太浮誇不實了,風格就變得比較保守,三思而後行,會比以前花更多的時間精力考證資料,還有如同前述,有些宣導的知識,背後會延伸一些概念,我也會禁不住多花點時間做補充,不然怕某些概念不懂,相關的知識沒有暸解徹底(例如如何對待「外來種」和「入侵種」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可能這麼做課程相對比較不吸引人,但心裡相對踏實一些。

  另外,閱讀幾位腸友分享自己的歷程,是藉由賞蝶與賞鯨產生興趣與感動,而開始踏入保育界,覺得「環境主義者如何踏進這條路」,應該也會是環境教育重要的探討主題。回想自己是從對鍬形蟲開始有興趣,再延伸到其他昆蟲,還有植物,再延伸到各種生態保育的東東~這個過程中好像也沒被強制過要上什麼課,或是當幾小時志工,倒是特定科目的老師,同學的作為,加上自己翻了一些書自學,比較強烈地影響自己的保育觀念…近年又加上FB~XD 或許保育知識可能是靠自學、或是受師長同學、甚至某類生物啟發而來的,這樣比起直接傳輸知識給聽眾,引發自學的動機可能會顯得有效並深遠許多。

(撰文:2016/5/23 賈雯卿)
(問答整理:2016/6/2 賈雯卿)

2016年5月19日 星期四

淺談外來種與入侵種的定義

 最近在新聞上越來越常聽到這樣的事情:「入侵種XXX大肆破壞本土生態「外來入侵種XXXX造成農民的重大損失」…Blablabla的負面新聞。那...到底「外來種」「入侵種」是什麼呢為什麼不少人聽到這樣的名稱就會臉色一變呢

  如近年來眾多新聞所提到的,很多時候,「入侵種」生物的引入,會衝擊到引入地的生態(像是知名的小花蔓澤蘭(Mikania micrantha)衝擊台灣低海拔森林的案例),而在保育的實務上會希望可以移除入侵種。就算無法移除,至少還是可以付出心力,將入侵種的族群,限制在一定的量與擴張範圍內。 

「入侵種」生物,其實是一部份的「外來種」生物。簡單來說,如果某地的生物是自然演化而來,或是藉由自然的營力(例如風力、水力、野生動物攜帶)移入新的地理範圍,我們會稱之為「原生種」或「本土種(Native species);反之,某種生物出現在原本不是牠()們天然分布的地理範圍,我們便會稱之為「外來種(Alien species)某種生物到底是不是一個地方的「外來種」,就要看就哪個地區的立場而言。例如原產於東亞的山葛藤(Pueraria montana),對美洲大陸來說就是「外來種」;而原產於美洲的「小花蔓澤蘭」,在東亞地區則是「外來種」…啊!對了,這2種植物,都分別在它們的被引入地區引發不小的生態衝擊,而被列為重要的「入侵種」喔!

  但…所有的「外來種」,都如此「十惡不赦」嗎?不不不!並非所有的「外來種」,都一定會成為迫害本土生態的「入侵種」! 小妹在這裡,就用比較簡易的分法,來敘述從「外來種」到「入侵種」的差別吧!不同生物學者會依照外來種的危害強度、或是突破天然障礙的能力來分。這裡我採用Pyšek等人在2004年提出的說法(這套分類法,當初是針植物做出來的),並且對幾個重要關鍵字的說明:



(1)非本地自生的「外來種」
  透過人力有意無意,突破地理障礙而引進的,使得某種生物出現在原本不是牠()們天然分布的地理範圍,我們一般會稱之為「外來種(Alien species),有時候也稱「引入種(Introduced species)。在這裡要強調,「外來種」的定義跟行政區沒有關係沒有關係沒有關係(很重要所以說3)自由自在的生物們才不管今天的縣長是藍是綠還是紅呢~!!應該是要看該種生物的「生物地理格局」-也就是這種生物,能否不需透過人力因素(例如引入栽培放生、經由舟車運送、因開路而闖入等等也就是「搭人類的便車)就能突破某種程度的地理障礙,而出現在某地。例如下圖,原本只生活在西台灣的溪魚,被引入到分水嶺另一端的東台灣河川,牠們對東台灣河川就是「外來種」!! 




不過,某種生物到底是由人為引入的呢?還是偶然地接受天然營力,突破地理障礙呢?別忽略生物除了會自己飛走跑跳到一處新地點外也有可能透過被強風吹來被水流所帶過來、甚至是沾黏在候鳥身上「偷渡過來~ 有時候「外來種」的確認,就會因為引入原因是透過天然營力還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搞不太清楚在考究上有很大的困難,而很難定義牠()們到底能不能算是「外來種

(2)引入後能自行繁衍立足的「歸化種」
  搭人類便車偷渡容易但要在新的引入地立足,卻不是那麼容易!這些外來生物要面對陌生的環境,能夠活下來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被引入的生物要在引入地繼續繁衍,需要能適應當地非生物環境(例如狂風暴雨太冷或太熱,都可能讓這些小生物們水土不服),又要能抵抗其他當地各種「地頭蛇-原生種帶來的集體霸凌應該說競爭或是取食的壓力 如果只能依賴人為介入來維持該外來種在引入地的生存繁衍,像是溫室裡的花朵般不澆水不給肥料就給你一哭二鬧三一枯二萎三死掉就被稱為「栽培種」(像很多發展很久的農作物都是此例它們只能依賴人為介入的環境才能存活並且繁衍)


  如果只能撐個數年,之後卻後繼無力整個虛掉,在引入地滅亡,就稱為「偶發性外來種」



  如果能克服這些障礙而能自行繁衍,就被稱為「歸化種(Naturalized species)。在台灣,有些對本地生態衝擊程度沒那麼明顯,保育工作者對牠()們存在的態度還算能夠包容的歸化種,常見的例子像是馬利筋(Asclepias curassavica)珊瑚珠(Rivina humilis)…等等。




(3)對引入地生態或人類生活造成壓力的「入侵種」
   如果某些已經在引入地自行繁衍,又對人類的生活、經濟會造成危害的生物,就會被稱為「入侵種(Invasive species)!!如果站在比較宏觀的立場來看,被發現會欺壓眾生、「乞丐趕廟公明顯壓迫引入地的生物多樣性或生態系環境,也會被定義為「入侵種」...當然,前題是此物種必需是已能在引入地自行繁殖的「歸化種」。
  「入侵種」這個詞其實不是那麼地好定義,常常要看我們對該物種監測到的危害嚴重性。像是已被引進台灣的入侵紅火蟻(Solenopsis invicta),至少已知牠們一旦對人群體螫刺,將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因此被定義為「入侵種」。另外也有些入侵種是因為對特定的農作物有害,像是引進台灣的中國梨木蝨(Psylla chinensis)

  不過如果以Pyšek等人在植物生態學上的意義來說,似乎比較偏向以該種植物的擴張能力來定義。當某種生物傳播至引入地的後代,已經擴張到一定範圍後,便以「入侵種(Invasive species)」做定義。嗯~「入侵種」的確是一個很需要看當時的討論背景而去仔細推敲其中定義的詞兒…@@
  很多時候,因為地球上的每個地方未必都有出產生活所需像是糧食肉獸馱獸寵物造景植物之類用途的生物我們的生活其實常常會依賴到外來種(例如我們要吃的小麥、玉米),如果台灣這座小小的島嶼沒有外來種的引入可能根本沒辦法養活這麼多的人口呢~但在引進的外來種之中,偶爾也會「飼老鼠咬布袋」,讓某些外來種危害到台灣的環境了!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吳郭魚類(Oreochromis spp.),就是有名的例子。而有些外來種則是無意間被我們引進來的,像是入侵紅火蟻。入侵種可能會對本地的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產生極大危害,但我們又難以因噎廢食、禁止所有外來種的輸入。另外本地原生種的「推廣」,有時又會被誤用,沒有適地適送,或南物北送、西物東送…等可能造成族群遺傳混亂的狀況。我想,至少我們可以先做到,如果要利用生物資源,儘可能利用在地的常見生物,或是那些已經有很悠久栽培歷史、入侵能力不強的外來種(特別是栽培種)吧。另外,防堵不明外來種引進的「檢疫」機制也是很重要的,像是近幾年爆發荔枝椿象(Tessaratoma papillosa)入侵台灣本島」的要聞,就是當初檢疫疏漏的結果…

  有時入侵生物看起來很可惡,但畢竟是我們引進的呢,如何把自己的責任忘得一乾二淨而將罪責全推到它們身上呢?其時這些生物能夠立足引入地,進而攻城略地,形成入侵種,自也有它們的高明之處…我們對生物的瞭解永遠不嫌夠,也永遠需增進吧!

最後做個「外來種」、「歸化種」、「入侵種」4大用語的總整理:

「外來種」,指的是透過人力有意無意引進,出現在原本不是牠()們天然分布地理範圍的物種
「歸化種」,指的是外來種之中,已經適應引入地環境,能在引入地持續繁衍的物種
「入侵種」,指的是歸化種之中,對人類的生活、經濟會造成危害,或是明顯壓迫引入地生態系環境的物種

然後再用簡單的「一圖以蔽之」作為結尾~


參考資料:
(1)中華民國雜草學會、行政院農委會花蓮農改場。2003。小花蔓澤蘭危害與管理研討會專刊。
(2)ISSG. Pueraria montana var. lobata. 瀏覽日期:2016/5/19.
(3)Petr Pyšek, David M. Richardson, Marcel Rejmánek, Grady L. Webster, Mark Williamson & Jan Kirschner. 2004. Alien plants in checklists and floras: towards bet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axonomists and ecologists.
(4)劉富光。2011。淺談放生行為與河川生物多樣性。水產試驗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5)劉彥彬 、郭耀綸 。2011。墾丁國家公園歸化植物種類及分布。國家公園學報二○一一年第二十一卷第一期。
(6)曾彥學、王志強、陳運造。2008。臺灣新歸化植物-珊瑚珠。Taiwania
(7)台灣入侵物種資訊。瀏覽日期:2016/5/19。(http://taibif.tw/invasive/index.php?goto=intro)
(8)戴允文、華國勛、許如君。2014。臺大校園驚見荔枝椿象。臺大農業推廣通訊雙月刊105期。


(原始撰文2014/11/28賈雯卿)
(修稿2016/5/19 賈雯卿)

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

採訪『發姐』-聊聊我們的網路社團

圖片來源:Jan Mehlich

  各位好!現在彰師白沙獨立特派記者,來到了台北天龍國一處小公寓!這次要採訪的對象是傳說中的正妹學姊 ------ 賈雯卿!!

  聽說她在彰師大找了一些不慕榮利、古道熱腸、吃飽太閒()的伙伴們,成立了『白沙保育議題討論室』的網站與網路社團,來分享有關生態保育的知識

生態保育」,聽起來就是個既嚴肅、又吃力不討好的東西,但是發起人想用輕鬆詼諧、又不失知性的方式,來增進我們對「生態保育」的認識~喔哈哈!那各位觀眾一定不能錯過這次的採訪~

(按門鈴~)「請問賈雯卿在嗎?」

(開門~)哈囉~!我是賈雯卿,生態學煙酒所畢業生一枚,初一十五要去研究室幫忙,初二十六要閉關寫文章,其他時間會去爬山騎車找無人~

  什麼!?這麼難找!?那麼今天是初二閉關日嗎?宅在家裡、妝沒化、頭髮沒梳,跟傳說中的森林系陽光正妹差很大啊~~

「然後我不喜歡化妝

「喔沒關係,素顏正妹嘛哈哈哈~ 回到正題,可以請教妳一些問題嗎?我在網路上搜尋到了『白沙保育議題討論室』這個網站,聽說妳是發起人,還希望社員們叫妳『發姐』,是想要比照『發哥』辦理嗎?雖然他們後來也沒有這麼叫妳就是啦,科科。」

「喔喔~稱呼並不重要,科科。歡迎訪問任何問題~😤

  嗯!太好了!

「那麼,先請問妳的身高三圍

「謝謝,再聯絡

「啊抱歉抱歉,『上面』事先交代小編說,一定要刊登這幾個項目,點閱率才會飆高~!但看在不靠外貌而靠知性與深度的雯卿姐份上,誰鳥他啊~哼!嗯,我要訪問的是

為什麼會想辦這個社團呢(遞麥~)
「你問我為什麼嗎?很好!我就喜歡人家問我『為什麼』這種有深度的港節惹~我就跟你說說幾個原因吧

(1)FB光用來貼自拍跟美食照感覺太浪費
「難到你不這麼覺得嗎?每天上FB就看到一堆自認為是型男正妹的,吃個蛋糕也自拍打卡、去風景區上廁所也自拍打卡、上床睡覺前也自拍打卡,不然就是閃瞎人的情侶照一不小心就得到破百個『讚』,但你看了N百遍後心裡應該不會覺得很『讚』,而是很『(消音)』、很空虛對不對?但你想想,反正FB也不用錢,又超級便利但一直Po自拍照也只是洗版 + 浪費電何不利用這麼便利的東西,記錄並分享一些對生態環境有益、又能幫助大家長知識、產生成就感的東西呢?

(2)自己學東西忘得快,想藉由網路社團記錄讀過的東西
「我是典型的『視覺型學習者』,邊讀邊製圖對我的學習很有幫助~而且因為從國中開始比同儕遇過更曲折的學習歷程,因此會想對自己感興趣的學習主題加倍努力~

(3)一個人讀保育容易因為誤會或視野被限縮,而走火入魔
「有時候讀到一段敘述,會自以為是那個意思,但其實作者想表達的並不是那個意思如果有清醒的旁人可以指點,總比一直自以為讀懂來得好太多~

(4)「保育」是一門跨領域的學問,需要結合不同的專長:
不可否認地,我們要保育各式各樣的生物種類與生態系,便需要以生物學、生態學為基礎,有時還需要紮實的地理常識,來幫助我們知道保育對象的地理位置。但光靠豐富的生物和地理知識,不夠、不夠、不夠!有時候我們會談到,『為何保育xxx?』、還要思索保育各類雜七雜八的生物,是為了維護什麼樣的價值?,這便牽涉到了哲學、倫理的內涵;保育工作一個人做不來,需要一大群人對不對?管理一大群人進行保育活動,你就不能不洞悉人性;有時空有理論,卻又不足以把保育推行得很好,那就需要先經歷過一些實際操作,甚至還要一些能夠輔助工作的科技……這些都不是只靠一個人一本課本就能完成的啊~

OK!下一個問題~

妳覺得要怎麼學習生態保育知識呢(遞麥~)
(1)開放視野別認為自己是最屌的
前面有提到,『生態保育』牽扯到了很多的概念與實務,你不可能只有一項專長很強,就認為自己可以拯救地球上的一切你必需跟許多不同領域的人合作,在這個過程中,你便會收斂起過份的『大頭症』,藉由與別人虛心交流,視野還能因此而開闊呢~

(2)群體學習
如果想要對生態保育有足夠的認識,必需要投入時間大量閱讀生態保育的內容分類五花八門...剛一本課本的前10可能會跟你談各種生物的價值再翻個20又跟你談棲地破壞如何衝擊到生物們然後再翻個50會跟你談保護區、或是復育生物的棲息地……很多很多,伙伴們光看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很容易卻步然後,我們有時候會轉貼各種保育新聞,題材很多,只是未經過整理的話會很混亂。這時候分配給每個人定期讀一點進度、讀完之後再製成教學檔貼上來分享,或著是分配不同居住地的伙伴,轉貼自己的家鄉發生了哪些保育事件,再依時間地點或保育對象加以標籤整理都可以讓學習保育這件事輕鬆許多~

(3)找到自己適合的學習方式
我從大學時期就隊一件事感到很困惑-為什麼老師叫我們上課勤作筆記,大家乖乖照做,還是有些同學考不好?而有的同學只是光聽老師說而不動筆,卻仍然考得出亮眼的成績?我後來讀了Richard BandlerJohn Grinder提出的VAK學習風格,便恍然大悟~ 這個理論是把人擅長的學習風格分為視覺型聽覺型動覺型偏好的學習取向-視覺型擅於記憶圖形,聽覺型則較能應對老師的口頭講解,而動覺型則較適合筆記或踱步等動作幫助自己學習一開始可先不用侷限於1種學習風格,之後再慢慢地嘗試出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學起博大精深的生態保育會更有效率!」

(4)把想法攤開來一步步分析
有很多時候,某個人對於一件事情的不了解,我們可能會不自覺地丟出一句『這不就常識嗎?』而覺得他很笨,但其實人家只是因為思路不同,使得他的所知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發展批評人家笨,並不能證明自己比較聰明幫助對方檢視自己的思路,重新建構想法而獲得新知,會更有建設性一些~

(5)遇到難懂的硬知識,可使用搞笑學習法」:
真的,有些地方還真的不好讀?但我讀不懂就無法成為好棒棒的生態保育達人了怎麼辦?我發覺到面對太難動太嚴肅的知識,你可以先盡情地『惡搞』它~!!像我以前就喜歡在課內讀書會講義上畫一些搞笑漫畫,裡面就埋了一些跟課內知識有關的哏,有時候也會學<<Duncan Design>>那樣用一些諧音哏,我決得這樣一來,原本嚴肅的知識會變得比較沒那麼高高在上,而是跟你很親近的小花絮,你會比較有動力把時間花在學習這件事上面……

(6)親自操作與自我覺察
「生態保育包含了實務操作的部份,有時候讀了一堆文字理論,不如親自動手做看看吧~你不觀察自己使用塑膠袋的情況,光罵製造塑膠袋勒死抹香鯨的人,是不是顯得很不夠力?」

(7)田野活動與參與志工
「有空的話,鼓勵伙辦們多多自行參加,不要光宅在家裡看FB和滑Line了!!走出戶外,你會得到更多意外的收穫~

OK!再下一個問題~

妳會想藉由社團做些什麼,想要關注分享或舉辦哪些內容呢(遞麥~)
「這個嘛交交朋友,順便打屁聊天是一定要的嘛~哈哈哈!好談正經的、談正經的保育話題的範圍超級廣大,而且每個人感興趣的部份大概也各不相同,但我知道自己對以下這幾個部份較有興趣

(1)保育知識教與學的有效方法
社內有許多成員是中等教育師培生,甚至已經有不少伙伴已經在中學任教了可惜,目前的中學課本提到生態保育的部份相對淺薄,讀過了未必能留下什麼深刻的感覺而且在鼓勵升學背多分的社會氛圍下,保育很難成為新世代根深蒂固的概念,充其量只會變成一種附庸風雅-讓學生背背N十年前的污染事件,考一百分好棒棒,或是讓他們去淨個灘再自拍打卡、記個嘉獎或志工時數,玩玩過後就船過水無痕了。聽起來很詭意對不對?也因為對保育教育現況的憤世嫉俗,想嘗試和準備在第一線帶領學生的教師伙伴們,一起嘗試為保育教育做點什麼,所以我們將會從國高中的課內教材裡尋找一些可發揮的保育哏……別忘了!我們分享出去的成果,是有機會被有在使用FB的老師甚至學生所看見的!」

(2)保育與心理
「我在去年暑假開始對人的心理現象產生興趣覺得許多人一談到某些話題就吵得面紅耳赤(當然也包括保育議題),但是你會發現吵了一陣之後大家又各過各的,然後什麼現狀也沒改變,特別是現在網路酸酸很多,一見到什麼野生動物被怎樣就罵得超大聲、或是跟你說反正地球快要毀滅,保育再多也沒用之類的。但你邀請他們一起為保育生態做點什麼,他們也不見得真會做出什麼讓你覺得『哇救甘興A』的事,當下會令人覺得有點怒,但仔細觀察會覺得滿有趣的,怎麼有那麼心口不一的人啊~😝 如果要推動更多人一起為保育努力,我們就需要說服某些對保育漠不關心的人,或是只動口卻不動手的鑑盤憤青當然這就得先瞭解這群人的心理,才能進一步思考如何引導他們了。另外,人有各種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各自適合什麼樣的方法投身保育?研究生態學或進行保育教育,當然是很被推崇的,但每個人都適合當研究者或教育家嗎?如果不適合,他們就不用為保育付出努力了嗎?還是他們更適合用其他不同的方式?」

~有趣

另外啊,人心是會受環境所左右的!不同的自然環境會影響人們的心境,而好的自然環境常被認為可以維持人們的心理健康,甚至還有人透過自然生態的探索或改善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來療癒心理創傷或偏差行為呢~以上我提到的,有可能會在『環保心理學』『生態心理學』裡面提到,這可是近年來才興起的2大心理相關學門啊~

(3)都會區生物棲地營造
「近年來,在都會區營造某些生物偏愛的『生態園』,開始在台灣風行起來了。我在高中和大學時有在位處都會區校園內親自接觸過簡單的生物棲地營造雖然話說『簡單』,但在這些過程中有得也有失、充滿酸甜苦辣想藉由這個社團聊聊自己充滿回憶的經驗~

(5)生態保育小漫畫
「聽陳小三的建議,圖像比文字能吸引人們的目光,然而社員之中誰擅長生產圖象呢?我左看左看上看下看~發現小妹我對插圖漫畫小有涉獵,如果能畫出像<<玉子日記>>那樣的水準,卻又能比他畫出更具原創性的保育相關主題,那就可以進一步為我們社團創造特色了!!」

(5)神秘小活動
其實我很想抽個空來讓社內的伙伴們實際見面,那種實體的活動一定比光是看著銀幕大字有趣得多,避免在家宅到發黴~ 我想這樣的活動就安排在暑假吧!能約到大家的機會比較高但實際上的內容是什麼,就先別破哏了唄~

還有什麼問題想問呢?今天姐我時間還很多~

妳對其他的社團伙伴們有什麼想說的話呢?(遞麥~)
(1)找到來自不同系所的伙伴們、藉機學習不同的專長
「彰師大是個有趣的環境-師培學校系所不多,但領域差異奇大的學生擠在一起的機會就多,與系所繁多,卻難以找到確切接觸對象的台大,可說是大異其趨。我一開始是想邀請生物系、地理系和生保社的伙伴來當這個社團的生力軍,畢竟生物科與地理科的訓練就至少先讓我們擁有一定的知識基礎;而生保社則是可透過許多田野志工活動學到許多,只是可以在從社團畢業後更加強保育知識的深度……撇開科系或學校社團不談,我們的成員各自擁有不同的專長-有人擅於操作EverNote連結管理、有人是教育專長、還有攝影高手、更有擁有管理粉專經驗的伙伴這些專長都將在我們社團內應用得到,而且各自都有不同的小撇步,我有是也會偷偷跟他們學,自己也學到了不少以前所沒有的專長~

(2)給自己思索並挑戰各種領導方式的機會
我在管理這個社團時,其實挫折感非常多,因為我們的成員四散在全台各地,有些伙伴早就從彰師畢業了,受限於空間,我們採用的幾乎都是不被看好的線上討論這種方式常會讓彼此沒有充份了解對方的需求,交辦的事項做出來常常令彼此不太滿意而有些伙伴實在太忙了,注意的焦點就比較難放在社團上我記得有一次還帶點怒氣地(透過臉書私訊)跟大家催促學習進度,但後來跟夥伴談過之後,我開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太一廂情願地要大家跟我投入同樣的熱情不過,太放任的話,大家又容易忘記自己要做點什麼有時候,我還在想該如何在『糖與鞭子』與『不言而治』的領導風格之間,取得平衡

(3)熟悉基礎的專有名詞,讀起文章會更順
「我發現和我同輩的朋友中,會寫超過500字以上、且是記敘文體或議論文體的朋友,實在少之又少怪大家『長年使用網路簡訊』好像太老掉牙了,我倒覺得這跟對於某知識領域的『關鍵字缺乏』很有關係這不能只怪我們這一輩,我們實在是被『高效率』的是非選擇題訓練得腦袋空空,很會畫卡、卻忘記選項裡那些專有名詞的定義想把這些陌生的專有名詞串在一起讀,當然感到吃力囉~因此我建議如果要學習一個不熟悉領域的學門,就先從認識專有名詞的定義開始~

(4)每週想到相關訊息就可以分享一點,聚沙成塔
「不要害怕自己讀不懂艱澀的教材、寫不出好東西,每天讀一點、做一點,或是每週投入個1~4小時累積個三月半載,學習和傳播的知識將是很可觀的!!」

(5)彰師幫的伙伴可以再多點對求知與分享知識的自信
「我在以前和彰師同學相處時,就常常感受到,大多數的同學們,只要一得到標準答案,便可以很快地倒背如流,甚至做出許多精美的教具,但談到要自己閱讀課外的東西,就顯得比較退縮一些了;畢業後,在各大保育論壇發言的,多是台大、師大、中興、嘉大、成大、中山、屏科等有生態學相關系所的學校學生,但有發言的『彰師幫』就不多;目前,社內的討論風氣也還沒很踴躍,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帶著彰師謹慎風氣的關係其實,如果是在社內的話,議題討論與分享知識不用怕講錯;但如果在社外,就會需要透過嚴謹的校稿機制把審核完好的內容呈現給親愛的讀者們~想想喔如果想要一次就到正確定位,那就不用這麼多人討論啦~而且保育的觀點常常會因人而異,彼此檢視各種觀點的長處短處,相互修正,總比一堆不思考的人,乾等著超級大聖人,用絕對正確的答案命令自己來得好吧……彰師大的伙辦們,想教人好學者,自己必先好學,先讓自己成為樂於接收陌生知識,進而樂於分享的人吧!我們是辦得到滴~!!」


!就醬~ 還有問題嗎?

沒有囉!採訪完畢~謝謝賈雯卿撥空接受我們的採訪~!」

話說記者大哥,其實我們應該約個戶外場所進行採訪,會比較好對不對?

「呃是沒錯啦不過,我們早就習慣直接到受訪者家裡了。因為

「呃因為?」

「因為我們本來就是在幹狗仔的啊~新聞都怎麼報的啊?亂報的嘛~快點報上你的身高三圍,喔哈哈哈~


「噢不~~~

(2016/1/11 賈雯卿)